望着占股75%的华晨宝马,出生才三年多的光束汽车瞬间不香了?
年豪华汽车全球销售冠军——宝马集团终于成功完成华晨宝马增资扩股,并且将合同延期到年。华晨宝马并不是第一个由外资控股的合资车企——在它之前大众就通过增资取得了江淮大众的绝对控制权。
不过,作为赫赫有名的豪华品牌,体量庞大的华晨宝马,是第一家在中国宣布要变动股比的合资公司。因此,宝马完成合资公司股比变动的影响,相较出生没几年的江淮大众,必然会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多家欢喜一家愁根据乘联会数据,华晨宝马年累计销量超过65万辆(宝马集团达到84万辆);今年1月,华晨宝马零售更是高达8.9万辆,同比增长20.4%,在厂商销量TOP15排行榜中,其增幅仅落后于比亚迪,也是唯一进入TOP10的豪华品牌。
宝马集团占有合资企业75%的股份后,其盈利能力就此将更上一层楼。根据宝马官方信息,此次华晨宝马股比变动可以为其带来70亿-80亿欧元收益,并使自由现金流增加约50亿欧元。
华晨宝马的中方股东——正在破产重组的华晨集团,也因出让华晨宝马25%股权,获得宝马集团支付的.41亿元人民币现金。这对总负债超过亿元人民币,急需外部资金纾困的华晨集团来说,堪称“雪中送碳”。
甚至以后购买宝马的车主,也可能不用再像以前的车主那样,费心地抠掉车上凸起的尾部标识——“华晨宝马”。外方股东、消费者、中方股东,某种程度上似乎都成了受益者,皆大欢喜。
为了加快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宝马未来几年在华产品规划也是史无前例,如国产宝马X5。宝马集团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包括分别在沈阳大东区和铁西区兴建全新工厂,以及增加本地生产车型品种、引入更多纯电动车型国产。
然而,华晨的助攻,或者说宝马集团玩的谋略,可能让另一家中国本土品牌陷入被动。
年7月9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光束汽车。尽管在和长城汽车签约时,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的新产业政策已经公布,但宝马集团仍然以50:50股比与长城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
在当时看来,两家各占50%的股比,意味着这次合作是双方对等,互利共赢的。可时过境迁,随着宝马集团终成华晨宝马大股东,其与光束汽车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重“北”轻“南”?如今,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股比已占到75%,拥有绝对控股权和话语权;远远大于占比50%的光束汽车。这是否会影响宝马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北”轻“南”呢?
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宝马集团在合资后,对光束汽车的重视程度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就像江淮汽车内部人士曾告诉笔者的那样,一个基本相当于亲生的,另一个就没法说了。而大众汽车集团目前对大众安徽(前身江淮大众)的资源和重视程度,从规划来看,也比较明显地高于南北大众。
回到华晨宝马股比变动,以及长城与宝马成立合资公司。就拿年底召开的光束汽车启动仪式来说,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出席的情况下,宝马集团现任董事长齐普策却并未到场,取而代之的是负责研发的宝马集团董事傅乐希。
此次合资建厂,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德两大车企在集团层面开展的高级别合作。对宝马而言,光束汽车不光是宝马在中国第二个合资公司,也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面对具有如此重大意义项目的启动仪式,宝马集团董事长的缺席,多多少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在启动仪式之前,不和谐的音符就已经传出。年8月,德国媒体曝出由于宝马当年上半年利润下降等原因,宝马长城合资项目可能面临终止。
尽管长城汽车马上发布公告表示一切进展顺利,可还是不免让人对宝马集团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也许,正是因为宝马的这份犹豫,才导致该合资项目从启动到实施竟然拖沓了五百多天之久(光束汽车项目最早始于年4月份,一直到年11月29日才落地)。
再考虑到,光束汽车不采用双方母公司的名字命名;不挂母公司LOGO;不建设独立销售渠道。这种种迹象表明,宝马和长城更像把光束汽车,当成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试点项目之一。
毕竟,长城汽车也是个有钱的中国本土车企,并且在零部件、电池配套方面,有独特优势。奥迪已经与两个合作伙伴,有了三个合资公司,宝马也要考虑长远。
不管过去怎样,光束汽车已经在江苏张家港市正式启动,并将在今年建成投产。要想在今后岁月博得宝马欢心,不让“老大哥”华晨宝马抢走所有风头,还要看光束汽车未来自己的表现。
依照规划,合资项目年产能会有16万辆,建有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条生产线。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