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年,几年之前已经制定的合资股比放开终于全面落地了,而在此之前,在合资股比放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其中华晨宝马中宝马和华晨的股份比例变成75%:25%,以及特斯拉在国内成为第一个获准以独资省份进行产品生产、销售的海外车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合资股比的全面开放,国内汽车市场将进入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而华晨宝马在股权变动,特斯拉在独资国产之后,整体的产品竞争力更强,决策也更加高效!所以对于海外车企来说,合资股比放开,无疑是一个进一步发展的好机会!
从总体上来讲,合资股比放开之后,如果一些本身比较强势的海外品牌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比例大幅度提升,甚至独资,那么这些海外品牌的包袱就会小很多,没必要受到自主品牌的牵绊,也不用将大量的利润交给本身没怎么出力的自主品牌合资对象。所以大胆猜测一下,合资股比放开之后,很多海外品牌在国内的国产车型,在价格上可能都会出现下降。比如我们看到,特斯拉在国内独资建厂生产之后,不仅在价格上灵活多变,而且想出口就出口,想内销就内销,而且价格相比于进口时代大幅度下降,如果是合资车企,特斯拉很难有如此之强的执行力!
当然,现在大家都在关心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有典型性的有两个,一是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海外品牌在合资品牌中的股比提升之后,甚至是独资之后,产品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毕竟股比大幅度提升甚至独资之后,每年的利润就不用给自主品牌合资对手交一半的“份子钱”了。相当于利润大幅度提升,在利润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相信很多海外品牌车型也是愿意降低产品价格的,一旦产品价格降低,那么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是不是遭遇比较大的冲击?
二是一些之前有合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在海外品牌股权比例大幅度提升之后,这些自主品牌的收入可能将大打折扣,之前已经有先例了,华晨宝马在股权变动之后,宝马占据75%股权比例之后,华晨集团的营收立马就没了保证,加上之前自身的各种原因,很快华晨集团就崩溃了!而现在的情况下,还有一些自主品牌靠着合资品牌50%的股权比例生存的自主品牌,在合资股比放开之后,将遭遇同样的结局!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没有自主品牌掣肘之后,很多相对强势的海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将更加游刃有余,网友说,没有自主品牌合资对象,那么海外品牌的生产和研发怎么搞?大家看看特斯拉上海工厂,工人是清一色的国人,管理层大比例也是国人,只要薪资得当,到处都能找得到优秀的人才!而经营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不用将一半的利润交给合资对象,海外品牌为了提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的确也是有可能降价的,一旦出现合资品牌和海外品牌集体降价,对于以价格优势著称的自主品牌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冲击!
当然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如果有一些自主合资品牌中的海外品牌需求大幅度提高股比,那么相应的自主品牌可能将不可避免遭遇崩溃!比如年,东风汽车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仅为30.68%;北汽集团中,自主品牌占比仅为5%;广汽集团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仅为20.82%。上述这几家汽车集团,一旦遭遇合资对象大幅度提升股比,那么结果可能就和华晨集团一样了。
因此,我们认为,相关方面放开合资股比,实际上就是放弃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因为经验证明,有些自主品牌,越保护越“废物”,最终彻底沦为合资品牌的“寄生虫”,要市场份额没市场份额,要技术没技术,所以现在完全放开合资股比,让海外品牌和合资品牌同场竞技,将一些没有技术、缺乏品牌力的自主品牌给淘汰出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类似大众、丰田、本田、奔驰、奥迪、宝马等品牌寻求进一步提高股份比例,那么依靠这些畅销品牌的自主品牌,恐怕前景就很难说了。所以我们认为,尽管自主品牌内部已经经历了一次“内部淘汰”,但是在合资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很有可能迎来又一波“倒闭潮”,而那些自主品牌产品销量很低,以前靠合资品牌活着的自主品牌,很有可能将被这波“倒闭潮”给席卷!
本文内容及图片全部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