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鹏杰
每一次重大危机对企业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际遇和机会,尤其需要“珍惜”。
——高领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华晨宝马这次的供应商走访是建立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褪去的背景之下。稳定的供应链的重要性在国内疫情严重的2、3月已被人们非常深切地认识到——一个小小的口罩或许会因为熔喷布供应不足、织布机缺乏乃至布料运输不及时而耽搁造成大范围缺货。回想一辆车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保证产品的顺利下线,这对汽车企业而言确实是一项艰辛浩繁而又细致的工作。
从疫情爆发至今,华晨宝马始终以切实行动与供应商共担风险,助力其在疫情中迅速调整恢复。早在2月17日,华晨宝马的大东和铁西两个工厂就在行业内率先完成复工复产,“华晨宝马的员工同事们以高度的纪律性保证了我们能够尽快地复工复产。其次,这次疫情也是考验我们团队的一个‘真相时刻’,能够检验我们是否是一个强大的团队,一支团结的队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表示。
华晨宝马与供应商是一个战壕中的兄弟
每一场危机都能给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以新的启发。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采购及质量管理部副总裁Mr.MartinSchlicker在走访前的沟通中明确表示,宝马从不视自己为供应链中的“顶级掠食者”,而始终将供应商视作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事实上,华晨宝马在疫情爆发初期便第一时间启动供应链风险管理紧急预案,从物流、物料,到逐一解决每一个供应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保证零部件的正常供应;在生产保供层面,华晨宝马在疫情期间持续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特殊时期供应商生产管理核对清单,以超过27个核对审查标准对超过家供应商进行疫情期间生产能力评估考核,以帮助供应商迅速恢复生产。
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华晨宝马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由于部分供应商的确在疫情期间遇到了资金乃至人员、生产上全方位的困难,华晨宝马为了保证自己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提前签订整年甚至多年大合同,并提前预支货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作为供应商,能为客户多考虑一点就多一点
此次走访的华晨宝马底盘桥装配供应商本特勒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和华晨宝马电池下壳体供应商沈阳凌云瓦达沙夫汽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晨宝马多年的合作伙伴,是华晨宝马能够在中国持续发展和在疫情期间成功“渡劫”的底层保障之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晨宝马和这两家供应商在疫情期间24小时不间断的沟通和努力,让双方均平稳度过了难关。以本特勒沈阳为例,早在一月份疫情初露端倪之时,本特勒就协调将所有武汉的产品库存最快时间转运至沈阳,在家家团圆的除夕,华晨宝马的采购负责人和本特勒沈阳的物流负责人却忙碌在确认零部件物流的第一线,不停通过电话确认运输货车的状况,直到货车真正抵达本特勒沈阳工厂,双方才终于松下第一口气。随后,又因为海外疫情的爆发,本特勒“锱铢必较”每一个产品的关键运输环节,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供货“险境”。
沈阳凌云在疫情期间面对的状况则稍显不同。由于其生产的电池下壳体是华晨宝马未来供应全球的BMWiX3车型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凌云所涉足的崭新领域,因此其技术难度更大,需要宝马的质量管控人员与公司员工共同携手攻克。但是,疫情期间人员交流的阻隔,原本几乎每周都要见面的双方工作人员只能在线上互相交流。第一波疫情刚刚缓和,宝马同事就立刻飞往沈阳,第一时间回到凌云工厂进行现场指导。面对依旧严格的交通管制和隔离政策,为了加速项目推进保证量产时间,宝马的支持人员放弃回京,在凌云一驻就是一个月,在双方合作下,凌云度过了最难熬的攻坚阶段,成功打造了全国首条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铝合金电池下壳体生产线,为BMWiX3的顺利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宝马秉承的长期战略
价值投资要求投资机构和个人保持充足耐心,把握机会并学会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共同发展。宝马的长期战略与此类似,魏岚德认为,“宝马集团与华晨宝马始终坚持长远战略布局,这不仅可追溯到非典来临时宝马逆势在华加大投资的3年,更突出的例子是在70年代,全球遭受石油危机打击,为了应对危机,德国在周日甚至出台了不允许开车的政策。而此时,宝马集团最大的工厂丁格芬工厂开业,让大部分人感到震惊。但对于宝马集团,我们相信汽车市场长远的潜力,进行长期战略的部署,这是宝马集团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
他还表示,“基于长期的发展战略,华晨宝马持续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从铁西新厂与大东工厂改扩建项目可以看出华晨宝马的坚守与定力,我们希望能够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引入中国。”
本文图片均来自华晨宝马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