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他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如今,对于手机、汽车等销量以百万计数的的耐销行业巨头来说,“循环经济”早已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势所趋。浪潮之下敢为人先浪潮之下,很多企业选择了被动应对,只在新能源与动力总成端进行节能减排。也有企业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优先布局循环经济领域。宝马便是先行者之一。首先,宝马集团从生产的起点着手,通过改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类型,来达到能源利用层面的可再生。自年底起,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电生产。其次,宝马将传统的“单车使用期间碳排放”概念扩大到“供应链环节单车碳排放”概念,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碳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所谓全生命周期,不仅包括了车辆的开发与使用,宝马还创造性地将回收和处置的环节纳入“循环经济”的关键。据了解,年,华晨宝马共计回收总重量超过吨的,个零配件,.3吨金属(其中80%为钢和铁,20%为铝),56.7吨塑料和35.9吨纸,并实现了共计45,吨钢材的回收与闭环生产。与此同时,仅年一年,宝马在中国共计回收了4,个废旧动力电池,总重98,千克,其中镍、钴和锰的回收率达到98.5%。经过严苛的筛选后,这些优质的原材料将重新流入生产制造流程,用于新产品的制造。而合格的零配件也将进一步“回炉重造”,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中“蜕变重生”,就像翻新手机一样,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选择。相比传统企业在产品使用端的节能减排,宝马推行的这种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循环利用模式,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环保力度更加深入,可以在有效缓减环境压力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标准一致方得始终并非所有的“桑基鱼塘”都能实现鱼蚕兼取的理想效果。“循环经济”的体系越庞大,对每个环节产物的标准要求愈发严苛。没有一流的生产标准,没有对生产、回收、再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精耕细作,循环经济就是一纸空谈。宝马在推动全价值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更多地还是在考虑产品一致性的问题。高质量的把关环节,充分保障每一个环节产出物的品质。宝马在制造过程中的“零缺陷”把控措施也值得借鉴。在沈阳工厂,冲压、焊接、涂装和装配过程中采用了工业4.0技术,还创新性地使用了人工智能和5G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制造工艺与质量。华晨宝马工厂正在使用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能够以99.7%的准确率识别并定位发动机缸盖中的铸件加工缺陷。坚持一致的产品质量标准,宝马在零部件回收和再利用方面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所有材料、生产工艺以及测试都按照原厂批量生产的标准,每一个零部件和组件都被认真对待:在旧件回收及检测环节,宝马严谨地判断旧件回收来源,排除事故、火烧、水淹、二次再制造、非原厂(拒收5大原则)的旧件,任何有潜在风险的旧件都不会回收,以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以宝马原厂再制造变速箱为例,7道工序,种设备,17项检测,确保品质和性能看齐新件。工作人员通过专用软件开启工厂模式,检测出高使用公里数及不符合再制造技术要求的旧件,直接作报废处理。此外,在再制造过程中还有装配、EOL功能测试、系统装配等步骤,完全按照新件出厂标准控制生产过程参数和产品性能。释放出有益于消费者的实际福利随着车企“循环经济”的深入,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发展,也在缓解环境压力的过程中,逐步释放出一些有益于消费者的实际福利。以“循环经济”的中产物——再制造件为例。再制造涵盖了回收与再制造加工,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减排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旧件回收为再制造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即便旧件筛选的要求极为严苛,依然能够“淘到”符合再制造标准的零件。而得益于生产制造链整体质量的提升,在华晨宝马严苛的制造流程要求下,每一个再制造件都能达到不低于原型新品的质量标准。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