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自进入年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又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变革,本土品牌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
发展的不错的本土品牌正在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并且不断的向上突破,比如说长城、吉利以及广汽等。而与之对应的,是绝大多数的本土品牌进入了被淘汰的阶段,比如说华晨、东南、众泰、海马、幻速、斯威等等这些亦或是老牌的,亦或是这两年新兴的。
看上去一片哀鸿,不过未必是坏事。
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汽车品牌充斥在低质低价的市场,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内耗。
在市场的选择下,淘汰掉一批,对于我们本土品牌的整体发展,还真是一件好事——就像上世纪北美市场被整合掉的那些小品牌一样。
而被淘汰的本土品牌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的价值就在于——各种缘由的失败,可以给存活下来的兄弟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负面案例,避免重蹈覆辙。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车辙君就抛砖引玉,来聊一聊这几个进入淘汰阶段的本土品牌所呈现的样本教训。
华晨汽车的上一条新闻可以说是爆炸性的——在华晨宝马的十五周年庆典上,宝马宣布将增持华晨宝马股份到75%。
这使得华晨宝马成为了国家宣布放开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限制之后,第一家提出外方增持的企业。而华晨,也大概率将成为第一家因为合资股比放开之后被踢开的本土汽车企业。
从销量上来看,据乘联会今年上半年的销量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华晨汽车累计销量仅为辆,同比下降14.9%。中华品牌在今年1-9月的累计销量也不过6.5万辆。被华晨寄予厚望的SUV产品也并没有如华晨所愿迅速打开市场。
曾经那个被普遍看好的中华品牌,现在沦为三线开外。
东南汽车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股权变更之后,也没有带来什么起色。
据数据显示,在今年1-9月,东南汽车累计销量为辆,相比于去年同期下滑了38%。截止到9月份,东南汽车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39.1%,可以说今年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已经无望。
旗下作为其主力车型的东南DX3在经历了前三个月的销量增长之后,销量也迅速回落,徘徊在月均辆左右的水平。而这辆东南DX3,竟支撑着东南汽车超过八成的销量。
众泰汽车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不乏质疑。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众泰在低端市场的野蛮增长。
从年开始,众泰的销量开始回落,以抄袭诞生的众泰开始迎来品牌信任危机。在今年1-9月,众泰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0.13万辆,仅完成年初制定的48万辆目标的42%。
海马汽车离开了马自达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
在消耗完了马自达的技术储备之后,海马汽车的大本营海南基地到现在基本上已经陷入停滞。目前,海马汽车主要的销量贡献则是来自于郑州海马的几款SUV。
据数据显示,在今年1-9月,海马汽车仅完成销量5.6万辆,同比下滑43.34%。完成今年既定目标的31.11%。
在今年七月,重庆银翔停工40天的消息成为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