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类型 >> 正文 >> 正文

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的冬天

来源:华晨宝马 时间:2022/11/24
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657304.html

年,巴伐利亚州“地震了”,这直接导致了默克尔决定退出德国政坛。

巴伐利亚不仅是德国经济重地、人口大州,同时还堪称德国政坛晴雨表。德国议会中约20%的基民盟、基社盟席位来自巴伐利亚州。当然,最让中国百姓熟知的就是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BayerischeMotorenWerkeAG),即宝马。

这个寒冬,宝马略显疲惫。

近一年,宝马的股价呈现下降趋势。宝马在德国金融市场表现不佳,去年回报率为-6%,无法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股价高于其未来现金流价值,这就意味着当前股价有水分,未来增长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令人担心的是宝马的债务水平,债务水平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稳定。当前,宝马债务水平为.9%与净资产之比过高,远超40%的安全值,其经营现金流占3.3%,不足总债务的20%,不能很好地覆盖债务。

如今,股市上的担心,渐渐化为了现实。

青黄不接

这半年宝马集团仅仅实现了微增,宝马品牌、MINI以及劳斯莱斯品牌全球市场累计交付.2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0.8%。不过可喜的是,在中国市场其交付超过35万辆(含MINI),同比增长16.8%。

然而,企业关键指标是利润。尽管销量增长,但宝马集团上半年的税前利润仍大幅下滑了53.1%,为28.15亿欧元。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华晨宝马,作为华晨汽车的业绩主力,居然呈现干赚吆喝之势。华晨宝马今年上半年销量达26.4万辆,同比增加25.9%,但这一逆势增长的销量并未能给华晨宝马乃至华晨汽车带来可观的收益,未经审核的纯利为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中国财报中,净利高于营收的现象一直存在。随着合资车企股权比例放开提上日程,宝马集团将在年以36亿欧元代价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股比将由原来双方各持一半变为宝马集团占75%。华晨宝马将成为我国首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资整车企业,华晨改善经营状况的重担落在了宝马肩上。

从宝马角度来看股比这件事,说明宝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那宝马这几年过的怎样呢?

回顾下这两年宝马的表现,中国市场不是它的“娘家”,全球也无法实现一超多强。

在中国,豪车市场是属于奥迪的。年奥迪以辆的成绩连续30次夺得中国豪华车市场年销量冠军,在中国谁是第一这事上,奥迪从不担心,这得益于一汽奥迪的深耕,而这背后是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了如指掌。年在华销量辆,同比增长11%,再次笑傲群雄。

在世界,全球销量的桂冠自年之后由宝马移交给了奔驰。在年里,奔驰、宝马和奥迪全球销量分别为万辆、万辆和万辆,而在年里奔驰继续夺得全球销量冠军,共销售逾辆新车。年宝马重夺全球销量桂冠,但奔驰单一品牌销量仍为冠军。

宝马在BBA中的确有些落寞,有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

蜗行牛步

“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新能源大会上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这样表达着对中国市场的期许。

宝马看好中国市场,宝马1系正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这辆特供中国的车型,曾让美国市场艳羡不已。美国是宝马的大客户,但即使是最有活力的美国人也不能否认,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其消费能力正在影响着汽车制造商,一些在美国上市的汽车居然先在中国推出,宝马也有了这样的“偏心”。

宝马1系销售数量

8年,BMW1系首度进入中国市场。此后,随着奥迪A3,奔驰A级和B级,大众高尔夫GTI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市场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款对标奥迪A3的车型,遭遇了销量滑铁卢,可以说其三缸发动机是最大的败笔。而奥迪A3全系采用的是四缸发动机,诚意自然明显。

奥迪A3销售数量

奥迪A3一直维持在-辆左右的销量区间,而宝马1系在辆上下震荡;近期的同级车销量排名中奥迪已经维持在17、18名,而宝马37、38名的位置游荡。销量足以证明,“特供”并不主要,也并不代表了解中国驾驶习惯。

实际上,A3并非特供而且还比宝马1系进入中国要晚很多,年奥迪公司为了和奔驰、宝马竞争,在大众高尔夫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全新的紧凑型轿车A3系列,并于年实现国产。

“特供”不是压低成本抢占市场,毕竟没人愿意交品牌“智商税”。宝马本想对标奥迪A3推出的“中国特供“1系三厢版,不仅没能成为宝马中国的一支利箭,反而烘托了奥迪A3的良心,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不仅不了解中国市场布局,宝马营销的失败之处还在于定价。在美国,它的对手是奔驰,但是这是在中国,它的对手是深入中华大地的奥迪,凭借着奥迪强大的国产力A4L又比国产宝马3系(5年投入国产)抢先上市。奥迪之后又打起了价格战,抬高A4L定价吸引宝马这个杠精,结果消费者对宝马3系价格表示失望,然而奥迪心里想的是自家的A6L,一招丢卒保车就把宝马中国套牢了。

掉进陷阱的原因还是宝马自己,因为它不了解中国市场,中国市场起步晚,刚入中国的豪华品牌强势定价只会让品牌知道消费者是谁,而不会让消费者买账品牌本身。结果呢?因销量大幅下滑,5年华晨宝马总裁兼CEO海茵兹·约根·普莱斯勒离开了中国。

这种固执源于宝马的蜗行牛步。人生没有速成班,市场亦如此。归根结底是起初的宝马并没有足够的远见。

相比起背靠大众集团的奥迪,宝马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早。宝马集团的产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出现在中国香港,曾于年停止过一段对内地市场的服务。宝马集团于年4月,设立北京代表处,标志着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大众集团就开始和中国厂商合作,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下注本不被看好的中国豪车市场,并引入奥迪车型,由此触发了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趋势,例如,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这类的豪华品牌纷纷登陆中国。

宝马则错失了真正了解中国与扎根中国的最佳时期,奥迪的宝座并非轻易可撼动,因为这是大众集团扎扎实实打下的江山,对于中国用户的了解、坚实的政府关系、一汽上汽的加持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真不是其他品牌说有就有的。

年,宝马中国遭遇了十年来罕见月度销量滑坡,当时的半年报显示累计销量增长仅为2.5%。宝马开始意识到中国消费偏好已经发生了转变,中国消费者更加务实且关心行业前沿——“新四化”。

这是什么原因呢?年,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首次突破0万辆大关,当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大增32.1%,长城汽车同比增长23.0%,吉利汽车同比增长27.5%,分别位列榜单第7、9与14位,中国自主品牌发展与崛起势不可挡。

这样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促进了品牌之间的良性竞争,更重要的是对消费理念潜移默化的引导,年轻人更见关心技术本身与汽车最新功能应用,而非品牌的象征意义。并且这代年轻人由于生活在一个国产品牌爆发的时代,更容易接受“国货”。此外,这代年轻人的消费实力不可小觑,那么开豪车的年纪可能比父辈还要早。

宝马意识到了市场的转向,它开始务实与年轻化。此前宝马品牌在华着力将自身打造为成功的符号,将自己的潜在买家定义为富豪和官员,后排空间舒适度以及行政氛围是设计重点。这同年轻客户需求大相径庭,年轻人喜欢自己驾车,体验驾驶乐趣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