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原创新车解析:借此前华晨宝马X5L上市机会,官方一并带来了全新华晨宝马i3,该车当前全系只有1款车型,厂商建议零售价34.99万元,另外新车还提供了多项车主权益,例如8年或16万公里高压蓄电池保修、8年或12万公里电机电控保修以及3年或10万公里整车质保等等。
▲i3是一款怎样的华晨宝马新车?
全新宝马i3全系只有一款eDrive35L车型,售价34.99万元。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是,这价格并不贵,甚至将诚意给足了。新车此次定下的指导价格与款改款LiM运动套装价格相近,甚至它的价格比Li车型还要便宜许多,自此也成为了当前市场上价格最低的BMW纯电车型。
全新华晨宝马i3,以“i3”之名由国产加长轴距纯电3系接棒得以继续前行。新车的到来也算是首款宝马国产电动轿车,新i3跟以前我们熟知的炫技操作i3其实是两码事,其除了与后者同名外,两者基本上没有任何关联。说白了新i3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车型,而老i3则是全球同步车型。
由于是基于燃油版3系而来的产物,全新宝马i3基于CLAR平台打造,有很多人吐槽这车是“油改电”,但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早前BMW原本计划到年发布25款插电式混动车(PHEV)和全电动车(BEV),现在时间点改成了年。有很多人不解,BMW的电动化进程为什么会从先前的计划年提到年,是官方没有底气了吗?实际上并不是!早前BMW主管研发的集团董事傅乐希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给出了官方答案,“坦白说,推出电动车对于我们非常简单,我们已经有了具备高度灵活性的基础架构,在没有彻底改变产品线结构的同时只是决定增加几种产品,所以能够更早地实现25款车的目标。”
傅乐希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底气,除了BMW对于汽车研发的高深造诣和制造标准以外,绝对离不开首次应用于第六代7系(G11)的模块化CLAR基础架构的强力支持。
如果你现在打开一款APP软件,基本上BMW家的纵置车辆都用的是此架构。如今,BMW已经针对该架构进行了电动化升级,名为NextGenCLAR,中文译为下一代CLAR,可以兼容内燃机、PHEV和BEV等多种动力系统。
基于NextGenCLAR打造的车型就是此前已经在国内问世的BMWiX3,不过海外的BMW说他们在该车型上只是部分使用了NextGenCLAR上的零部件。而首款真正意义上且血统纯正的车型则就是去年底上市的创新BMWiX。
在理论意义上,全新i3所使用的CLAR平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电平台,但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它也不是简单的“油改电”。
以往备受指责的油改电,是指将一辆成熟的燃油车,拆掉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再强行加入电机系统和电池组等,最终成为一台以电驱动形式出现的交通工具。但这样做的弊端是乘坐空间受到很大侵占、动力电池容量低、底盘不平整等。
但如果俯下身看看全新i3的底部设计,便可找到验证方法了,新车一方面没有留传统燃油车的原始结构,另一方面电池壳体极其平整,前后左右的载荷分别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以上信息基本就可以证实,出自CLAR平台的i3虽然不是纯电平台打造,但确实可以做到如同纯电的底盘,同时也再度证明CLAR平台的灵活性相当高。
而且这一次,宝马将全新i3的底盘更进一步加强,全新的强化硬件水平则就是新车的最大亮点之一。新车经过了重新专属调校,采用了HRS液压减震技术,且后轴首次配置自适应空气悬架,能够在行驶当中自调节重心和姿态,要知道这样的硬件规格放在之前,最起码是宝马Le车型才能配备的上的。
当然也是得益于纯电车型的结构优势,全新宝马i3的重心相比燃油版下降了44mm,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前后轮距、重新加入后防倾杆以及支持包括ARB防滑稳定控制单元在内的DSC动态稳定系统,带来了更好的牵引力和抓地力表现。
只能说宝马还是太狠了,这一次的全新i3操控仍然充分诠释了其品牌核心...
至于动力部分,此前曝光的i3eDrive35L使用了后轴单电机得动力配备,同样使用的是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其中单电机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牛·米,百公里加速6.2秒。续航部分,新车使用了70kWh高镍三元锂电池组,CLTC综合续航里程公里。
另外作为特供车型,全新宝马i3此次特地准备了mm超长轴距,这数据相比燃油长轴版还要略高一些,甚至比燃油标轴版还长了11cm,即便面对Model3、蔚来ET5,在长度和轴距方面都有领先优势。
全新宝马i3的车里,基本就是中期改款3系燃油车的先期预告版,新车配备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4.9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大联屏,同时加入全新BMWiDrive8.0操作系统,自此也成为了华晨宝马首款采用了该系统的车型,内置本土化功能相当全面且同样支持CarPlay和OTA远程升级。
以下关于论智能化以及性价比就不做过多提及了,网上已经有无数篇报道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而且蔚来方面在全新宝马i3上市当天也给出了一张简明扼要的海报图,揭示了全新i3对比ET5之后在动力、续航和智能配置层面的优势并不大。甚至前者在某些舒适性功能上需要选装才能获得,只能说当豪华品牌对比新势力的溢价差别,在i3上其实并未消除。
但说实话,传统汽车品牌的电动车的确有过人之处,传统车企研发经验老道、制造标准成熟,犯错误的概率更低,且后勤保障服务也比较给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众品牌ID.系列车型自推出以来备受好评,这个系列的车型不仅做到了足够好开,同时续航也是电动市场当中最扎实的产品之一。
反观全新i3,有重新强化的底盘部件,超过公里续航以及全方位补能体系,再加上BMW的品牌光环提供有力支持,相信未来势必将分得一杯羹。
《我有车》总结:最近两年,BMW之所以能在德系豪华三强中胜出,靠得绝不仅仅是对产品的细心雕琢,在服务、营销等多个领域他们都在极力探索,在中国市场进行更深入的可持续性发展。未来BMW在坚持以驾驶为中心的同时,亦将推出更多满足符合同时代下的全新出行产品,务求逐步成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豪华品牌。《我有车》还有更多原创新车/降价行情报道哟,快来获取第一手买车、用车资讯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06.html